你觉悟到世间,知道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如幻如化,今天有、明天没有,今天的存在不代表永远的存在,所以要在世间,你才能感觉到它的无常。如果你关在家里一辈子,你能知道这个世界无常吗?你只有在这个世间,你知道今天拥有了,明天被人家搅掉了;今天这件事情是你的,最后不是你的了;你今天赚来的财, 过几天被人家偷走了、抢走了,没有了——一切都是无常,从世间学会怎样感受到你在世间的烦恼,这就是一种超脱世间的觉悟。
你觉悟到世间如幻如化,就慢慢地觉悟到世间和觉悟是不能分开的。没有世间,你哪来的觉悟?没有常,你懂得什么叫无常?师父举个简单例子,你从来没有吃过盐,你怎么知道这叫甜? 你去哪儿找菩提?整个佛法就是告知我们,菩提和烦恼其实是一样,没有两样,千万不要离开了自己的烦恼去求菩提。
学佛之人,如果没有办法将佛法落实到我们正常的生活中,你不能从自己的“身、口、意”三业之中去感受到“我嘴巴又讲错了,我的意念又想错了,我的行为又做错了”,你如果不知道反省,你不知道自己要改变,那么你就得不到觉悟和超越。这就是菩萨告诉我们的不能离世间觉。很多人一辈子觉得自己念经修心已经到超然了,“我已经解脱了,我的境界不跟人家一样了”, 实际上是进入了另外一个虚妄的空间,那种虚妄的空幻空间,让你进入了另外一个贡高我慢的阶段。
所以我们对佛法的追求不能虚幻,要在生活中找到佛法的智慧。很多人认为,修佛、学佛修心,找个清净的地方,远离这个世间的红尘才可以修,或者自己关在禅房里长期闭关,或者出家了就保证修得好。其实他不知道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”,就是在学佛的过程中,你只要在红尘中,任何时候都是锻炼你增长智慧、去除贪瞋痴,然后在心中拥有佛法妙法的一个很好的机缘。所以“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”,如果你今天说“我只是把自己关起来这么修心”,你就等于将现实生活和修行的生活完全分成两部分了。
“法法是心,尘尘是道”,真正学佛修心的人不会这么固执,不会这么执著:“我一定要什么环境下,我一定要怎样才能修好心。”真正修行的人是随缘修心,随机参禅证悟。这就是我们很多菩萨到人间来“行也禅,坐亦禅,语默动静体安然”。就是今天语言出来,一动一静, 所有东西都非常自然。为什么自然是很高级的一种境界?为什么我们现在吃东西都要吃那种 natural(自然)的东西?因为自然才是道,因为自然了,它才能滋养出内心的一种正觉。
所以行住坐卧,乃至吃饭穿衣,乃至工作或者在农村种地砍柴,哪怕游山玩水, 无不是参禅悟道。为什么很多著名的诗人在游山玩水中他能写出很多好诗?就是因为他的自然。所以离开现实生活而去寻道觅法,反而离道更远。道在心中, 就像很多人说“我要找一个好老师,我这辈子才能修得好”,你最好的老师就是你内心的觉悟,就是你内心的本性佛,你为什么拿着金饭碗去要饭呢?一切修行不能离开世间,离开世间的修行永远不可能有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