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恒心,不要忘却初始心,最初的初始心中有菩提心在里面的。你们开始求菩萨的时候,“我要找到佛法,我要救我的爸爸”“我要救我的妈妈”或者“救我的妹妹”“救我的弟弟”,一切都是菩提心的起源。不能忘记初心,就是叫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的菩提心。我们灭掉自己的业障,不能有任何的余地,不要在心中留有一块可以隐藏肮脏的污垢和孽障的地方。
很多人说“我说话很直”,特别开心,听他讲话像一碗水一样,看得到底;而有些人就喜欢把自己的业障、烦恼深深地藏在内心中,来伤害自己,让自己难受,让自己忘不了,远离了菩提心。所以“一切妙行皆成就”就是菩提心,菩提心就是普度众生的一颗心。修心修到后来,如果没有广发菩提心,没有救度众生的心念,你就失去了菩提心,你只是一个修自我的修行人。
因为只有思惟去救度众生,才能求证宇宙生灭本源的根,才能知道这个宇宙空间到底是什么缘分。修到后来就知道了,众生都是亲人,连放生的鱼也有可能是曾经的亲人。你救下的刀下所有生灵,全部可能都是你的本源,都是跟你有亲戚关系的,只是你不知道。善护念自己的悲心。你们有没有悲心?看见人家苦了,你们难受吗?看见别人哭了,你们会不会流泪?现在的人看见别人哭了就笑;看见别人痛苦了,“活该”;看见别人家里着火了,“最好全部烧光”,开心得不得了。
这就是现在人的心——远离悲心。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、人伤我痛、无缘大慈?观世音菩萨跟我们没有缘分,但是又有宿缘,所以观世音菩萨能生出千手千眼,救度一切众生的悲愍心生出来了。其实每一个眼、每一个手,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,就是成全了我们救度众生的这颗大悲心。
学佛人应该常常生起惭愧的心和忏悔的心,因为忏悔心和惭愧心能够让你生起般若智慧。经常能够掉眼泪的人是一个慈悲的人,他还哭得出来,说明他还有慈悲心。你去看看很多的杀人犯,要把他枪毙了,他都不掉眼泪,哪怕最后见一下母亲,他都不掉眼泪,他没有悲心。而我们要懂得,慈悲是菩萨的境界,是我们的初始心。保护好自己能够每天生起般若心的初始心,是我们的责任。每天念心经,就是把你的心变得越来越有悲愍心。
一个人总觉得自己工作没做好,总觉得对不起别人,总觉得过去伤害过别人,如果有这种心,这个人不会懈怠;贡高我慢,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的人,不会有太多的悲愍心。经常要感恩,常生忏悔,那是个宝贝。因为你常生忏悔,别人会慈悲、同情你;经常去作恶或者去欺负别人的人,一定是一个贡高我慢者。佛法中讲,如能常持忏悔心和惭愧心,一定能精进修行,得到精进波罗蜜,你将道心不忘波罗蜜,就是在修心中,不会忘记自己的本源。
一个人的心清净,就是通向大菩提心的资粮。师父要你们变得越来越干净,不要留有任何的杂念在自己的内心中,才能超脱这个五欲六尘。清净会让你生起初发心,初发心就是正等正觉的心。如果一个人拥有正等正觉心,拥有初发心,才会懂得怎样在人间自度度他,怎样让自己超脱凡人的境界,进入正等正觉的菩萨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