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悲喜舍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【专题分享】【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】人的双重标准;不要为了原谅自己找理由

[复制链接]

3万

主题

3万

帖子

16万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积分
165652
发表于 2023-4-30 12:10:1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【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】

(一)

本篇摘要

佛典故事——佛陀说何为真正的美?

人的双重标准

▲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喜欢原谅自己

原谅自己是人的自私心

不能动不动原谅自己

不要为了原谅自己找理由

忏悔到什么程度才算“没有芥蒂”

▲不忏悔、改正,无法消除业障

佛典故事——佛陀说何为真正的美?

(请点击视频观看)


佛典故事——佛陀说何为真正的美?

摘自 视频白话佛法 第37集【空性究竟 般若亦然】


给大家讲个故事。在拘留国有一位婆罗门名叫摩诃密,是富贵之家,连拘留国的国王都拜他为师。摩诃密这个人虽然很豪富,但是他的本性非常悭贪吝啬,非常贪钱,不信佛法,听到有利可图,无不争先恐后地想得到它。摩诃密有七个女儿,这七个女儿长得非常漂亮,个个都是花容柳腰,美貌无比。七个女儿的衣饰都是以金银璎珞庄严着(也就是说都是穿金戴银,非常漂亮。庄严是什么意思?穿的衣服庄严了,就好看了)。


婆罗门为自己的七个女儿无比骄傲。有一个人对他说:“婆罗门,你将女儿化妆之后在街上行走,如果大家都说她美丽,我就给你五百两黄金;如果有人批评她们不美,你就给我五百两黄金。”婆罗门对女儿的美貌非常有信心,他觉得这个打赌对他非常有利,所以就对七个女儿说:“孩子们,全部给我打扮打扮,我们到外面马路上去游走。”结果九十天当中,他带了这七个女儿巡游各地,看到的每一个人无不赞美他的女儿漂亮。婆罗门不以此为满足,他得到五百两银子之后,听说有个佛陀(佛陀在另外一个国家),他便带了七个女儿到祇园精舍,希望让佛陀夸夸她们,抬高七个女儿的身价。

 

他见到佛陀就对佛陀说:“佛陀,您游化各国,您有见过这么美的女郎吗?”他以为佛陀一定会赞美的,哪知佛陀说:“这七个女人,外表没有一点儿可以说是美的。”这个婆罗门非常不开心:“拘留国中没有一个人说我的女儿相貌丑,到了舍卫国来,为什么你说我的女儿长得丑陋呢?”佛陀回答道:“世界上的人都是以面容的美为准,而我认为身能不贪细滑,口能不说恶言,意能不起邪念,这才是真正的美。”婆罗门无言以对。

 

在这个故事讲完之后,师父要告诉你们,从心理学上来讲,我们人对事物的认识,精神对物质的认识活动,存在着相互渗透、彼此制约、彼此含蕴的两个方面,就是实体认识。我们看一样东西,眼睛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,实体认识,真的内涵价值的认识,那才真的是善的判断。表面上一个人长得好看,你要看他内心是不是善良。在实践中,我们学习佛法、体验佛法形成真实感和道德感。我们学佛人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:能够学佛的人,不贪、不瞋、不恨的人,那是真正的美;没有贪瞋痴慢疑的人是美。对美的审美过程,实际上就是追求心灵中的美,要求美和善的和谐,达到美和善的统一。事物的表面并不能说明它内在蕴含的内容。

 

我们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很复杂,因为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比较复杂、凌乱,善恶都分不清楚,我们不知道很多东西是好的还是不好的,从小父母亲教我们的一些概念性的问题,都不一定是正确的,所以让我们在这个人间有时候黑白不分。实际上,在你认识自己内心本质的时候,要懂得内心纯洁的本质是永远不会变的。


小时候我们很善良,损坏东西我们就要赔,但是父母亲可能看你损坏东西,一看边上没人,拖着你就走,你可能还会拉着母亲或者父亲的手说:“爸爸,我把他们东西弄坏了,我要赔他们。”当你深入到你的本性中,实际上是没有善恶的。犹如一张白纸,你画上了各种图案,无论画上什么图案,最后只要用可以褪色的墨水来洗刷,就像油画一样,把图案洗掉,还是恢复它本来的洁白。每一个人的本性还是洁白的,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佛的道理。我们的本性都是善良的,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本性才能理解佛性,否则被五欲六尘所染,永远不知道佛性——真正纯洁的本性。

 

所以师父要你们识心亦然——认识自己的心就是这样。我们要用智慧的水来涤荡内心的污垢,洗刷昔日内心的污秽。我们内心的纯洁是光明的,这就是为什么要学佛——来恢复我们拥有的本来面目。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告诉众生:众生皆具佛性。我们只有把自己的佛性修出来,把我们本性中最纯洁、最善良的佛性修出来,才会找到真正的家,才能真正地理解佛法的真谛。


人的双重标准

摘自 20160212 中国·澳门佛友见面会开光开示


现在的人就是经常喜欢对别人严格要求,对自己没有要求,不懂得爱惜别人。有两个老夫人在聊天,其中一个夫人问道:“你儿子还好吗?”这个老夫人叹息道:“唉,我的儿子别提了,很不幸啊!”这个夫人就问她:“为什么?”这个老夫人说:“我儿子真是个可怜虫,娶了个媳妇懒得要命,不烧饭、不扫地、不洗衣服、不带孩子……整天就是睡觉,连早饭还要我儿子给她端到床前去吃。”


结果那位夫人就问她:“那你那个女儿呢?”这时候这位老夫人满脸堆笑地说:“她的命可好了,嫁了一个不错的丈夫,不让她做家务,全部由她先生一手包办——煮饭、洗衣、扫地、带孩子……而且每天早上还要给她端早点到床前呢!”同样的故事告诉我们,我们人从什么角度去看问题,就会产生不同的心态。


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喜欢原谅自己

摘自 白话佛法(十一)24.【缘分就是牵挂 本性才是真空】


人要多想想自己的错,你就不会很伤心、很傲慢, 因为自己错了,想想也就算了,因为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喜欢原谅自己。很多人说,“是我自己错了,算了,原谅自己吧”。如果是人家错了,好了,“我死也不会原谅他的”,对不对?


原谅自己是人的自私心

摘自 Wenda20180902A 40:27


男听众:师父,您开示:人的毛病,自己可以原谅自己,不会原谅别人。请问师父,这是为何?


台长答:这是人的自私心,因为人本身就具有很多的特性,你只要投到人道,这些特性就会显现出来(明白。师父开示:夫妻吵架,老公再坏,另一方一定有至少10%~20%的缺点在里面。往往自己只看到对方的缺点,而原谅自己不放过别人。是这样吗?)是的。


不能动不动原谅自己

摘自 白话佛法(三)15.【欲望大 意念散乱 学克制 控制人生】


师父常说:常常原谅自己的人是得不到上天的原谅的。只有自己对自己很严格的要求,“我怎么又做错了,我是对不起观世音菩萨”,这样上天才会原谅你。


就像你坐公共汽车一样,不小心踩了人家一脚。“对不起,对不起,我不是故意的。”人家就会原谅你。如果你踩了人家一脚之后,说:“不是我不当心,是车上这么多人挤,谁让你把脚放在我这里的?”你想想看,接下来会是什么结果?也许人家会一拳给你打过来。


一个人动不动就原谅自己,是永远得不到菩萨的原谅。如果一个人不是从内心原谅别人,他的心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。要真的原谅人家,不然心不安理不得呀。不原谅人家自己的心里就会很难过,心就会不平安。


不要为了原谅自己找理由

摘自 Wenda20141116B 01:01:52


男听众:台长法会上也讲过,人走弯路是一个常态。我们修行修心学法当中,走弯路、走偏差是不是也是一种常态呢?

 

台长答:对了,人走弯路是常态,学佛修心走弯路也是常态。但是要记住,我问你一句话,你是经常有常态好呢,还是不走弯路好呢?(当然不走弯路)好啦,并不是说你走弯路是常态,你就可以原谅自己,你就比不过那些……就像很多人说:“哎呀,这个事情做错了没关系,很多人都做错。”那么你怎么不去看看没有做错的这些好人呢?明白了吗?(哦,明白了)


忏悔到什么程度才算“没有芥蒂”

摘自 Wenda20200705 24:47


女听众:师父常说我们做错事情念礼佛大忏悔文念到自己没有芥蒂就好。同修想请问,怎么分辨自己有没有芥蒂?是自己忏悔干净了,还是同修容易原谅自己,自己以为自己业障消掉了?

 

台长答:不想了,就没了,这个是自然的东西。如果你念到后来自己都不想这个事情了,想不起来了,这就真的没芥蒂了。你想得起来,你还用你的意念去把它化掉。比方说,你欠这个人的,你一想想起来了,“哎呀,这有什么了?我欠他什么了?他也欠我的啊。”过一会儿又想起来了(又想起来肯定就是没忏悔干净?)对,又想起来了,就说明你跟他这个芥蒂根本没有化掉。只是你用人间的一种解释想化解跟他的冤结,实际上化不掉的,真的化掉了,想都想不起来了。

 


摘自 fyfy(五)

别人可以原谅你的缺点,但自己不能原谅自己,否则你不会改正缺点。


不忏悔、改正,无法消除业障

摘自 白话佛法(九)12.【不悟之人就是未见本性】


师父教你们学佛,首先你要消除业障。消业障是什么?就是做错的事情必须忏悔、改正。师父问你们,你们愿不愿意改?有多少人发现自己的错误后隐瞒,有多少人发现自己做错事情后狡辩,从来不肯承认,那你这个业障消得掉吗?不肯承认自己错误的人,永远活在虚假的意识当中。明明自己做错了,却想出理由来说自己没有做错,你就活在虚假的意识,因为这个连你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的虚假的意识,你只不过认为我没有做错,但是实际上真实的就是你做错了。所以,我做错了就不承认,不要说你很坚强。


师父告诉你们,就是要学会做错了事情马上说“对不起”。师父为什么要你们经常说“对不起”啊?经常说“对不起”的人,才会经常有忏悔心;经常有忏悔心的人,才会有开悟之意。先有开悟的意念,然后才得开悟之心,心才会慢慢地开悟出来。所以,师父教你们一定要先消业障。

 

很多人误解以为给菩萨磕磕头,求求菩萨就可以了,实际上应该先忏悔,然后消业障,接着再念经,再祈求,那效果就不一样了。先消业障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呢?就是得解脱。你承认自己的缺点、错误之后,你很快地就会得解脱了。

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