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悲喜舍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【六波罗蜜】坚持六波罗蜜就不会退转;菩萨讲“六度”,特别强调两点,一个是布施,一个是忍辱。当一个人拥有布施的心,他就拥有忍辱的心

[复制链接]

1万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6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60348
发表于 2024-7-21 22:43:1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1、实修就是六度万行的功德

实修就是我实实在在做功德,实实在在在修,但是实际上实修就是六度万行的功德。...万行是什么?万行实际上就是一种法门,一万个行,就是功德法门。

 

2、六度有几个对治的方法 

布施能够度什么?贪爱、贪心、贪悭,就是这个人比较贪心;持戒能够度邪淫;忍辱能够度你的瞋恚、瞋心、恨心,忍耐;精进度懈怠;禅定度散乱,散乱就是你的心的散乱;智慧度愚痴——六波罗蜜。我们学佛要非常努力地去持戒,很努力地去布施、去忍辱、去禅定、精进,天长日久,每一天都精进,每一天都用智慧来去除自己的愚痴,终有一天业障会尽的,果报成熟,你就能登不退转之地。


3、要是坚持六波罗蜜就不会退转

广播讲座视频第 87 集完整原文


4、六度是有递进关系的

就是:布施到彼岸,持戒到彼岸,忍辱到彼岸,精进到彼岸,禅定到彼岸,智慧到彼岸。 

广播讲座视频第 2 1 集完整原文


5、其实六度就是一个阶梯,一阶一阶的。

比方说,做人先要布施,去对人家好;然后自己持戒;持戒之后要学会忍辱——你看一个比一个厉害吧;忍辱之后还要精进;精进之后你才能禅定;禅定之后你才会有般若。般若就是你的核心,般若就是你拥有了佛菩萨的智慧。所以实际上这六度是一个比一个严,一个比一个难,这么来的。 

白话佛法20171114完整原文


6、我们布施到一定程度,持戒就会比较容易? 

师父答:完全正确(然后当我们持戒到一定程度,也能够比较自然就忍辱了)完全正确,小姑娘不错!(我看到很多同修在念经、修行的时候,有时候会抱怨,会很自责:“怎么到现在我还是忍不住要生气啊?”“为什么还是很多习性难改?”“为什么不能吃素啊?”其实当我们习性难改的时候,也就是忍辱不够的时候,是不是可以考虑多持戒,多布施?)完全正确!(当我们不能吃素的时候,也是应该多布施?)用布施的方法可以去除贪、除嗔、除痴,这是在物质上的修行;在心灵上要用慈悲心,因为有慈悲心这个金钥匙,可以打开所有的门。当你还不想吃素的时候,你可以用慈悲心想想看那些动物你吃的凤爪像小孩子的手,沙丁鱼罐头像棺材,慈悲心一到你就不想吃活物了,就不想吃荤了。慈悲心是怎么来的?就是大悲咒,心经(求菩萨的加持?)对! 

wenda20120101 75:25完整原文


7、六波罗蜜是相辅相成的 

问:以前听说过持不住戒是因为福报不够,所以在六度中第一度是布施,因为布施可以增加福报,福报增加了就能持得住戒了。请问是这样吗? 

答:不一定,六波罗蜜是相辅相成的。 问:持戒也可以增加福报吗? 

答:持戒肯定增加福报。福报多了,这个人懂得更多,对人间的需求少了,持戒也更容易。持戒本身就是一种付出。 问:是否六度里,布施是最基础的,跟福报有关,其他的就属于往高境界修的条件了? 

答:布施应该是人比较容易做到的;持戒已经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做到的,要有点境界;忍辱、精进都是不容易的。 

师父解答来信疑惑 316完整原文


8、对六度波罗蜜的每一度不能有分别心

请问师父,六度是我们修行的六个方法,每一个“度”修行所得到的果报和果位有区别吗?

师父答:不能有分别心的,哪位菩萨他只要到菩萨了,你不能有分别心。就等于一个大学里边,你说教授和教授有分别吗?他是物理方面的教授,他是心理学的教授,你不能拿心理学的教授跟物理学、跟数学、跟文科教授去比的,这个很难比的。你如果不做坏事,一辈子尊师重道,你照样成佛,你以后就成为尊师佛. 

Wenda20200329 50:24 


9、特别强调两点,一个是布施,一个是忍辱

当一个人拥有道理的时候,这个人就懂得忍耐了。一个懂得忍耐的人,他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;如果一个人还不能够忍耐,说明他对佛法还没有理解,就叫法理难懂,也就是说佛法不能融到他的心里去。所以,菩萨讲“六度”,特别强调两点,一个是布施,一个是忍辱。当一个人拥有布施的心,他就拥有忍辱的心。 

白话佛法11-22完整原文


10、拥有了布施的心就拥有了忍辱的心

能够舍的人,他怎么会不能忍耐?能把自己家里好的东西都给人家,人家讲他不好,他当然能够忍耐了。一个能够施舍的人就叫大气,气量大的人怎么会听了人家话不开心啊?不能舍的人就叫小气,小气的人听话也会小气,听不得话 

Wenda20170609 01:35:45完整原文


11、六度中最难修的是忍辱

布施很容易的,很多人都会布施,把快要过期的东西给人家也叫布施。哪一个人被人家骂了、被人家讲了脸不红的?这就叫忍辱。哪一个人不要面子?很多人死了还要面子呢,临终遗言,死的时候“哎呀,给我排场搞大一点”。自己都看不见了还要这样。

Wenda20190322 01:07:16


12、六波罗蜜里忍辱最重要,视为第一法

实际上守戒里边本身就包括着忍辱,你能够守戒你就能够忍辱,你不守戒你哪来的忍辱?这个不是次第关系啊?守戒、忍辱再加上精进,实际上在六波罗蜜里面,忍辱是最重要的,一个人不会忍辱的话,怎么可能守戒?怎么可能精进?动不动就不能忍耐。不能忍耐你不跟个动物一样啊?所以忍辱是视为第一法,很重要的Wenda20190707 01:02:17 


13、忍辱心是禅定的开始 

白话佛法11-22完整原文


14、忍辱就是禅定,烦恼就是般若

忍辱也会精进,任何人只要忍辱了,就是佛传授与我们的六波罗蜜当中的忍辱精进。所以在修行路上,能够忍耐的人,能够忍辱的人,那就是成功的基石。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人间一帆风顺,忍辱就是禅定,烦恼就是般若。 20190911 鹿特丹完整原文


15、精进与禅定成正比,守戒才会有禅定

“六度万行”也是你在做,也是你在修,然后等你修到已经能够控制自己了,守戒了,那你的禅定就开始有了。举个简单例子,你很想发脾气,你突然之间能够不发脾气,是不是你因为守戒了,然后“定”啊?戒之后能定,定之后才能生慧。 

Wenda20160327A 03:27完整原文


16、舍去执著,才会拥有般若

很多人关系相处不好,家庭关系相处不好,就是因为没有付出。经常付出就会得到对方的回报。要想成佛,先要付出慈悲;想要救度众生,必须先放下执著。舍去执著,才会拥有般若。舍弃自己身上不平衡的心态,一切众生皆具佛性,一切众生皆是平等心,用这种心态在世界上好好地为人处事,一定会拥有菩萨的六波罗蜜。 

20171111 墨尔本完整原文


17、先把四度修好

这个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这个四度,其实你把这个四个好好地做,你就能让你心中的禅定和般若把它修出来。所以很多人说“我来修般若”——不可能的,“我来修禅定”——你定不下来的。你要是没有前面这个四度,你后面这个两度是度不出来的。 想想看,一个人想有智慧的话,你不布施,你会有智慧吗?一个人想禅定的话,你不持戒,你能有禅定吗?你不忍辱的话,你不精进的话,会有禅定,会有般若吗?所以你要想超出欲界、求度解脱,先把四度修好,然后再能得到禅定和般若,那么才叫六度波罗蜜,所以才能求度解脱,超出欲界,断尽烦恼。它全部都有递进关系的。

 广播讲座视频63完整原文


18、十慧通,就是十种智慧

六种是六波罗蜜,加上慈悲喜舍,就是十慧通。 

卢台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(二百四十一)完整原文


19、六波罗蜜是四无量心(慈悲喜舍)的体现;

先有四无量心然后谈六波罗蜜

你有智慧了,你才会有波罗蜜生出,你要坚持才会有波罗蜜 (您说我们学佛要修四无量心,您有一次开示说,在人间要常行四无量心,将来可以进入色界梵天。为什么四无量心最终才能进色界梵天呢?)因为你四无量心本身的要求还是很低的,你只不过是一个心,你又没做,修心修行,你行也要有的。四无量心,你发了这个心就可以到很高的天了,这已经很好了。Wenda20160603 10:59完整原文


20、发四弘愿的最基本条件是做到精进和忍辱

你想发的时候,实际上你已经有点缘分了,但是至少有一点,六波罗蜜当中你要做到一到两个波罗蜜。想发四弘愿,第一个必须做到精进,没有精进,你不要发,你做不到就是妄语;还有一个,如果你想发四弘愿,学会忍辱。这两点最重要(师父,发了四弘愿的人,很多龙天护法、诸佛菩萨都来保护、保佑、护持他,是这样吗?)发了之后,做了、行了,龙天护法都来保护他;发了之后没有做、没有行,那就看看护法神“伺候”了,不是龙天护法(那护法神怎么“伺候”呢?)这还不知道?生病、犯错、抓起来,不保佑了,脑子坏掉,还有生癌症,就是这样 

Shuohua20171208 28:35 完整原文


21、关于六度波罗蜜对应的颜色

布施是蓝色(法界体性智光)、持戒是黄色、忍辱是绿色、精进是黑色、禅定是白色、般若是红色(观察智光)

Wenda20200410 44:32

编辑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