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应用于生活
追求真我的境界而不是假我的境界
观世音菩萨:你们应当去追求真我的境界而不是假我的境界。真我就是你们的如来本性,也就是佛性——慈悲啊。好好运用这个佛性去行一切善法、广修法供养、修习六度般若。佛法的大智慧光芒一定会在你们心中长住。
摘自天地游24-09-2020点击查看完整原文
2、师父情绪波动时,菩萨说“继续修好六波罗蜜”
观世音菩萨妈妈就来了啊,来了就基本上在你心里,她只要一看你,我就知道她说什么了,她叫你要继续忍辱精进。她经常跟我讲修六波罗蜜: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般若……像这种六波罗蜜,你这个人生是必不可少的,你如果在人间把六波罗蜜修好了,你不就是人间菩萨吗?(是的,是的) 我六波罗蜜修得……跟弟子讲讲,师父修得完全是可以、完全能够操纵的,只是在有时候,突然有些什么事情的时候,情绪有些波动,那菩萨只要跟你说“继续修好六波罗蜜”,那你就继续修,又没事了啊。
摘自Wenda20160729 17:00点击查看完整原文
3、佛陀是怎么用妙法来度这些弟子放下贡高我慢、盛气凌人的心?
一样啊。叫他们要懂,叫他们修六波罗蜜。学会忍辱,忍辱也是放下的一个很好的方法。精进,不要去管周围,被人家看不起什么的,明白吗?高傲会让人骄傲的,骄傲会让人倒退的
摘自Wenda20180805A 41:04点击查看完整原文
4、学大乘佛法的人是来救度众生的
大家要记住,如果学的是大乘佛法,根基很重要,因为学大乘佛法的人要大发菩提心,要多发菩提心,而且要遍修六度万行,也就是说我们学大乘佛法的人是来救度众生的,不单单是要把自己修好,还要去救度众生。而且要修六度,要修万行。成千上万的行为都要修得像菩萨一样,要帮助人家。所以我们要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。也就是说,我们在学佛救度众生的时候,一面要好好修心佛道,一面要度化众生。
摘自白话佛法20110206点击查看完整原文
5、为什么要学大乘佛法?
就是要学佛的慈悲、六波罗蜜这种境界。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地学,学到佛道,你就真的不会再轮回。
2017年2月25日中国·澳门佛友见面会共修组提问点击查看完整原文
6、六波罗蜜全部集中在一起,才能成功的
“佛”字在梵文中就是觉者,要严格地自我修行,严格地反省自己、检查自己,观照自己的修为,你才能脱离。你以为坐在那里打打坐、念念经、放放生就能成功?不能啊。要有悟性的,要觉悟。所以“佛”字在梵文中就是觉者。我们并不是靠禅坐,也不是靠放生、许愿、念经,那是全部合在一起的,再根据自己的精进、忍辱、禅定、般若、智慧……六波罗蜜全部集中在一起,才能成功的。。。。一个人修行也是这样,靠着大家的努力,靠着你身上所有的佛性、因素、学佛的基础……等等一切,才能成就你的功德宝山。很多人念了半天,学了半天,功德没有成“宝山”。
摘自白话视频53点击查看完整原文
7、怎样断烦恼?真正的断烦恼要六波罗蜜
烦恼天天有,怎么样把它断掉?很简单,好好学佛。xlfm讲的放生、许愿、念经,都是断烦恼的方法。但是真正的断烦恼要六波罗蜜,首先要精进,还要学会忍辱波罗蜜,忍辱是六波罗蜜当中最重要的一点。断烦恼的人能够克制,就会没有烦恼。“我不跟人家争,不跟人家吵,不跟人家有矛盾”,你慢慢地就不会有烦恼。不争、无争,都是断烦恼的好方法。精进努力,知道自己的命运所在,知道我们人间的无常,到人间只不过是一个过程。就像火车开过一样,过站了,人生这一段就走过了。所以不去难过,不去烦恼,你就慢慢地想通、想明白;不跟人家造业,不跟人家争斗,慢慢地就会断烦恼了。
摘自2017年9月23日意大利·米兰佛友见面会共修组提问点击查看完整原文
8、生存是需要勇气的,勇气就是坚持自己的六波罗蜜
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),很多人没有勇气就生存不下去。
摘自佛言佛语8月4日点击查看完整原文
9、如何平衡修行弘法和本职工作的关系
学六波罗蜜,好好地精进、努力,然后要有智慧来辨别,佛的智慧你要好好先学会。佛的智慧,师父已经在《摘自白话佛法》当中把很多深奥的佛法用摘自白话讲了,每个人都要看。多看,学智慧,学了智慧就能辨别,智慧不是从人家这里学来的,而是靠自己的悟性悟出来的。那么怎么来悟呢?就是多学、多看、多精进。
摘自2017年11月11日澳大利亚·墨尔本佛友见面会共修组提问点击查看完整原文
10、在度众生度别人当中你就会具体地在你的身上行六波罗蜜
我们是菩萨的话,我们就要懂得降服自己心中的魔性,就是永远不让自己心中着魔,要修菩萨行,生起六波罗蜜,就是智慧,智慧之行。 所以要懂得度众生,在度众生度别人当中你就会具体地在你的身上行六波罗蜜,就是精进啊,忍辱啊,像这些六波罗蜜都是在生活中需要做的。一个人必须要精进心,必须要有智慧,不管怎么样,要懂得有智慧行,要行八正道,究竟圆满。
摘自白话佛法20161217点击查看完整原文
11、六波罗蜜好好学就好了
(因不懂而发愿“行菩萨道”该如何补救)境界没那么高,当然要补救,补救就不断地修行啊,所以六波罗蜜好好学就好了。精进啊,好好修就是精进。要忍辱啊,所以六波罗蜜就是六种修心最好的方法。你说你在人生当中要不要忍辱?(要)要不要精进?(要,一定要精进的)六波罗蜜是不是叫你要精进,要持戒?要持戒,要忍辱,你说要不要?(要)在这个世界上,你不能禅定,什么事情定不下来,你这个人怎么修心啊?(对啊,没有办法修,杂念纷飞)所以你要学会,如果不布施,你心中哪有慈悲啊?一个人永远不肯给人家,你说这个人能够成为一个无畏的人吗?(是的)人家不开心,你要去安慰人家,也叫布施啊,对不对?(对)你要持戒吗?不持戒的话,你不是做坏女人了?(对)不忍耐就离婚;不精进就倒退;不禅定就没智慧,愚痴。没有智慧就是不行啊(对,没有智慧就是什么都是假的,什么都是白修了)对了
Wenda20180720 01:09:31
12、生活就是六波罗蜜
佛弟子应该平等不二。一个人一心一意,能做成所有的事情;一个人这个做做、那个做做,那就做不成事情,所以佛教里讲“平等不二”。在你的身心修持中、你的日常中,要使自己的妙法,因佛性而成佛。因为有佛性了,你才能成佛;因为你一心一意了,你才能成佛;因为你完全懂得生活就是修心,生活就是六波罗蜜。忍耐叫忍辱波罗蜜,天天很努力修心念经、早上这么早起来——精进波罗蜜,都是波罗蜜。
摘自广播讲座36集点击查看完整原文
13、要以六波罗蜜来严格要求自己
任何时候,学佛人要以六波罗蜜来严格要求自己,经常看看“我是否有一副好心态”“是不是守戒、精进、忍辱了”,要学会储存自己的情绪,把善的、好的储存,时间越长,你心里的正能量越大。如果你整天把恨的、嫉妒的、那些不好的烦恼事储存在你的心中,终有一天你的心脏会“死机”的。
摘自马来西亚2019.10.21结束语点击查看完整原文
14、以“六波罗蜜”为生活的依止;真正地改变自己
师父讲两句话,你们一定有同感:男人痛苦的时候是无话可说,女人愤怒的时候啥话都说。学佛人不能啥话都说,男人也不能不说。要注重自己的人品,以“六波罗蜜”为生活的依止,学会精进波罗蜜,学会忍辱波罗蜜,你才能做到真正地改变自己。
摘自2020.01.10【悉尼】点击查看完整原文
15、从执著当中脱离出来;生活佛法化
要真正地从执著当中脱离出来,每天在家里就需要生活佛法化。做饭做菜给家人就是在行波罗蜜,做家务可以是行禅定波罗蜜,做善事就是精进波罗蜜,夫妻吵架你能忍辱就是在行忍辱波罗蜜,这样的话,你的生活佛法化,佛法生活化,你自己慢慢就会懂得了一条解行的原则。
摘自佛言佛语2021年6月11日点击查看完整原文
16、要空非空,有非有,即空即有。就是你要空,并不是空的。你心中要空吗?希望要空,但是又不完全是空的。有非有,你心中说“我有这个佛法,但是我又没有”,实际上这个佛法已经进入你的阿赖耶识了,已经进入你的生活中了,你的生活就在六波罗蜜中。所以即空即有,好像空又好像有,好像有又好像空。实际上,你已经运用在空性的实践中。佛法的奥妙之处,就是让我们想通、想明白,想空,看得穿。非空非有,好像空了又好像没有。
摘自白话视频36点击查看完整原文